焊接:钣金加工的焊接方法主要有电弧焊、电渣焊、气焊、等离子弧焊、熔化焊、压力焊、钎焊,钣金产品的焊接主要为电弧焊、气焊。但劳动强度大,不够稳定,决定于操作者水平。适用焊接3mm以上的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和铜、铝等非铁合金气焊火焰温度和性质可以调节,于弧焊热源比热影响区宽,热量不如电弧集中,生产率低应用于薄壁结构和小件的焊接,可焊钢,铸铁,铝,铜钣金机箱的验收标准检验。
耐磨合金板性能
华北金属生产销售15crmo合金板,35crmo合金板,42crmo合金板,12cr1mov合金板,行业技术,销售,库存充足,现货.
合金元素性能的影响:
1. 合金元素对焊接性能的影响
合金元素都提高合金板的淬透性, 促进脆性组织(马氏体)的形成, 使焊接性能变坏。但钢中含有少量ti和v, 可---合金板的焊接性能。
2. 合金元素对热处理工艺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工艺性能反映合金板热处理的难易程度和热处理产生缺陷的倾向。主要包括淬透性、过热敏感性、回火脆化倾向和氧化脱碳倾向等。合金板的淬透性高, 淬火时可以采用比较缓慢的冷却方法,可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倾向。加入锰、硅会增大钢的过热敏感性。
3. 合金元素对铸造性能的影响
固、液相线的温度愈低和结晶温区愈窄, 其铸造性能愈好。合金元素对铸造性能的影响, 主要取决于它们对fe-fe3c相图的影响。另外, 许多元素, 如cr、mo、v、ti、al等在钢中形成高熔点碳化物或氧化物质点, 增大钢的粘度, 降低流动性, 使铸造性能恶化。
4. 合金元素对钢切削性能的影响
切削性能与钢的硬度密切相关, 钢是适合于切削加工的硬度范围为170hb~230hb。一般合金板的切削性能比碳钢差。但适当加入s、p、pb等元素可以------钢的切削性能。
5.合金元素对塑性加工性能的影响
塑性加工分热加工和冷加工。合金元素溶入固溶体中, 或形成碳化物(如cr、mo、w等), 都使合金板的热变形抗力提高和热塑性明显下降而容易锻裂。一般合金钢的热加工工艺性能比碳钢要差得多。
合金板工艺
15crmo钢厚壁高压管的焊接采用两种焊接方案均为可行。为了---焊缝性能同母材匹配且具有较高的热强性,采用方案ⅰ效果---,关键是要严格控制焊后热处理工艺。
方案ⅱ虽可省去焊后热处理,但焊缝在高温下发生碳的迁移扩散而导致焊缝破坏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因此,只有在焊后无法进行热处理时才慎重采用。
15crmo合金板重量计算公式:长×宽×厚×0.00785=kg/m
试验:
试件焊后按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进行的超声波探伤检验,焊缝ⅰ级合格。按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试验方案 拉伸试验 弯曲试验 冲击韧性试验aky(j/cm2)
抗拉强度δb/mpa 断裂部位 弯曲角度 面弯 背弯 焊缝 熔合线 热影响区(haz)
方案ⅰ 550/530 母材 50。 合格 合格 84.8 162 135.6
方案ⅱ 525/520 母材 50。 合格 合格 79.4 109.2 96.7
从拉伸试验结果可知,两种方案的拉伸试样全部断在母材,说明焊缝的抗拉强度高于母材;弯曲试验全部合格,说明焊缝的塑性较好。方案ⅰ的冲击韧性明显高于方案ⅱ,证明方案ⅰ的焊后热处理规范比较理想,高温回火不仅达到了---接头组织和性能目的,而且使韧性与强度配合适当。从室温机械性能结果可知,所的两种焊接工艺方案均可用于现场施工。方案ⅰ采用了与母材成分接近的焊条,焊缝性能同母材匹配,焊缝应具有较高的热强性,焊缝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不易破坏。
方案ⅱ采用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条施焊,虽然可以省去焊后热处理,但由于焊缝与母材膨胀系数不同,长期高温工作时可发生碳的扩散迁移现象,容易导致焊缝在熔合区发生破坏。因此,从使用---性考虑,现场采用方案ⅰ施焊更为稳妥。